过了春分,清明就一天天临近,不管有雨无雨,清明在人们的心目中总是一个湿漉漉沉甸甸的日子。
清明祭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每到清明人们都会到烈士陵园及自家祖坟扫墓。在冥思中寄托逝去的英灵和亲人,生命走了,思念仍在,清明,人们是不会忘的。
我父母的墓地在林场的东山坡上,每年去扫墓时,总会碰到一些同村男女老少,三一群,五一伙肩扛铁锹,拿手镰刀,带着祭品走向墓地。
还会碰到一些别有情趣的踏青人,认识的打着招呼,陌生的会心一笑,川流不息的擦肩而过,清明就是一场盛大的祭奠
清明时节,小兴安岭已开始返青吐翠,路边、山坡上的小草冒出嫩芽,柳枝长出鹅黄的毛毛狗,松树针变得格外浓绿。那一簇簇一片片金黄色的冰凌花、天蓝色的小兰花、蛋白色的小白花竞相开放。
嫩绿的叶子托着精细花瓣,晶莹妩媚,煞是好看。
花虽弱小,因是一簇簇集聚,显得蓬勃,朴素里焕发着一种气质。她们默默无闻,没有人去精心呵护,却不怕严寒,走过冬天,只要得到一点湿润和泥土,就能萌发绽放,生生不息,一岁一枯荣,根在生命就在,无论她们多么普通多么微不足道,但她们开花之心永恒,装点着小兴安岭盎然生机的春天。
每次上山扫墓,我总是跟它们打招呼,俯下身来摸摸它们的叶片及花瓣,很想采上一束放到父母坟前。
但对小花心生感激,从未采过一朵!感激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在每年清明节时绽放和守候,更因为它们使我一颗伤感的心少了些沉重,多一份思考和淡定。
离开花丛,来到墓前。春风温柔,太阳温暖,墓碑在静默中耸立,碑旁的红松绽绿耀眼。这一刻,距父母那么近又是那么远,这是一个爱的空间,已无法用语言表达。
父亲1958年来林区参加如火如荼的开发建设,1964年秋天,在修采伐公路时因排哑炮殉职,年仅42岁。
父亲是党员,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多次当选模范工组长和先进生产者。父亲逝世后,母亲用她瘦弱的身躯支撑起家的脊梁。
为了家庭和孩子,母亲辛勤劳作,像一头牛拉着重负的岁月。想起在父母身边生活的点点滴滴,心中一片虔诚。每次想起父母,特别是母亲,便涌起深深歉意,为自己的年少和木然。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人生最大的痛楚与遗憾!人生无常,生老病死不遂人愿,生命充满无奈与神奇。站在墓前,虽说是阴阳两隔,隔不断的是骨肉亲情,总会有一些嘱托留下来。
那就是叫我认真工作,诚实做人,用善良之心待事待人,平淡生活,不去计较名利得失,人生不过百年,名利如过眼烟云,一切繁华都会归于沉寂。
如今我已过花甲之年,没有奢望,只想平淡生活。闲暇看看书写点文字,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以感恩之心启示后人,我的思绪清亮着。
突然,有几只鸟儿鸣叫着在墓碑上空飞过。我抬头望去,白云悠悠,蓝天如碧,想着父母在天堂过得一定很好,父母在天之灵一定保佑尘世的儿女……
离开墓地,踏上回家之路,又见路边草丛中的小花,,虽说它是那样的渺小微不足道,可它们以一种精神展示别样风采。
就像我的父母,虽然平凡,但平淡是真,是美,平凡中见伟大!
此时此刻,阳光照着,春风吹着,鸟儿唱着,花儿开着,愿让我们的心灵像花儿一样,把美丽带给人间!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空间日志 清明感怀”相关内容,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