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故事:茹太素的生平简介 茹太素结局怎么样?

一人难称百人心2022-06-22  113

导读:历史上的明太祖朱元璋是个很任性的皇帝,他幼时贫穷,家里没钱供他读书,为了挣些银钱补贴家用,他很小的时候就给村里的地主放牛。正因如此,在中国封建皇帝名单当中…

   历史上的明太祖朱元璋是个很任性的皇帝,他幼时贫穷,家里没钱供他读书,为了挣些银钱补贴家用,他很小的时候就给村里的地主放牛。

 
  正因如此,在中国封建皇帝名单当中,朱元璋的文化程度很低。
 
  可是,朝廷官员大多都是文化人,就算武将也是读了书的,他们写给朱元璋的奏折也就文邹邹的,一眼看去全是深奥难懂的句子,需要朱元璋花很大力气才能弄明白。
 
  为了整顿官吏作风,朱元璋提倡在奏折和对百姓颁布的政令官文中都使用简洁明了的口语,务必通俗易懂。
 
  朱元璋这样做,不仅仅是方便了自己,更是一种统治需要。那时明朝刚建立不久,老百姓看不懂朝廷张贴的政令官文,对政令的实施十分不便。
 
中国历史故事:茹太素的生平简介 茹太素结局怎么样?  由此一来,朝廷上下都掀起了一股“白话文奏折”之风,作为皇帝的朱元璋更是以身作则,带头在圣旨里加入一些“朕知道了”、“好事好事”这样的口语,让人耳目一新。
 
  但是,很多臣子习惯已经养成,写奏折的时候转不过弯,依然长篇大论,洋洋洒洒数万字,让朱元璋看了半天也看不明白这人到底是想要表达什么。
 
  《明史》中“抗直不屈”的茹太素就是一个代表人物。
 
  茹太素这个人的经历其实没什么出彩的,但他却凭借一篇一万多字的奏折成了朱元璋朝的大名人。
 
  茹太素是中书省晋宁路泽州(今山西晋城泽州县大阳镇)人,洪武三年参加乡试中举,任监察御史,三年后改任四川按察使,洪武七年成为刑部侍郎,后任刑部主事。
 
  每次给朱元璋写奏折的时候,茹太素少则七八千字,多则上万字,而且句子语意艰涩难懂,弄得朱元璋看到他的奏折就一个头两个大。
 
  时间一长,朱元璋也见识到了茹太素得执着,每每遇到茹太素呈上来的奏折,他就让其他人读给他听,免得看到那么多字心烦。
 
  有一次,茹太素又交上来一份奏折,写了上万字,朱元璋懒得看他的奏折,就叫中书郎王敏念给他听。
 
  可是听来听去,就是听不到这份奏折到底要讲什么,读到一万六千五百字,朱元璋还是没听出个所以然来。
 
  朱元璋积压已久的火气一下子就憋不住了,他大怒道:“虚词失实、巧文乱真,朕甚厌之。”说完就把茹太素抓起来痛打了一顿。
 
  茹太素在朝堂上被暴打一顿,在场的大臣心里都只有一个想法,下次写奏折一定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不然茹太素的下场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
 
  从那以后,大臣们呈上来的奏折都简单易懂,朱元璋看起来也轻松多了。
 
  当然了,茹太素并没有因为奏折一事彻底得罪朱元璋,朱元璋后来还是把他的奏折读完了,并且还采纳了几条好建议。
 
  不过,茹太素刚直不阿,是个原则性很强的爱国忠臣,这样的人极易得罪人,茹太素最后因反抗左都御史詹徽的压迫,愤然与11名御史一起戴着脚镣上班。
 
  1398年,茹太素因事连坐而死。
展开全文
00


本文地址: https://gexing800.com/read-18451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时尚个性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时尚个性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