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故事:如何评价正德首辅李东阳 李东阳智对对子的故事

发呆草2022-07-29  70

导读: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生于正统十二年,去世于正德十一年,是湖广长沙府茶陵人氏,因为家族世袭左金吾卫职,因此寄居京师。虽然行伍出身,但是李东阳自幼就接受了很好的教…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生于正统十二年,去世于正德十一年,是湖广长沙府茶陵人氏,因为家族世袭左金吾卫职,因此寄居京师。

  虽然行伍出身,但是李东阳自幼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八岁的时候即入顺天府学读书,因此却是正统科举入仕。天顺六年参加顺天府乡试,成功中举。天顺七年参加会试,考中一百八十五名。天顺八年,参加殿试,得二甲进士第一名,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李东阳前期升官艰难,可以说是熬着日子升官,基本都是任期满后才得以升迁。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在朝之时,深受皇帝赏识,多次请辞皇帝都不许,后来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

  一直到六十五岁的时候,老病的李东阳才得到皇帝恩准回乡,于六十九岁去世,死后赠太师,上谥号“文正”。

  “文正”是古代文臣能得到的最高赞誉,历来得以谥“文正”的大臣,无不是对国家百姓有着大贡献的大臣,诸如曾国藩、范仲淹、司马光等人。后世许多人对于李东阳评价不高,认为他担不起“文正”这个谥号,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在正德年间,面对刘瑾专权的不作为。同时在刘健和谢迁都选择离职之时,只有他一个人留了下来。

  将相故事:如何评价正德首辅李东阳 李东阳智对对子的故事其实这事儿还真不怪李东阳,李东阳也想走,他曾经和刘健和谢迁一道多次请辞,在两人离职之后,也不曾放弃。但是皇帝不放人,他也没办法,最终只能自己在朝堂支撑。他曾对皇帝说:“臣等三人事同一体,而臣独留,何以自容?不知何以为处。”

  谢迁和刘健两人离朝,留李东阳一个人在朝堂独木难支。三人联合之时,尚且拿刘瑾没有办法,更何况李东阳一人留朝,独木难支。李东阳只能选择保全自身,与刘瑾周旋,与此同时尽量解救被刘瑾残害的大臣。后来和张永联合起来,拉刘瑾下马的杨一清,要不是早年有李东阳为他说话,早没他什么事儿了。

  李东阳的功绩不再表面,而是在他与刘瑾周全的每一分每一秒,以至于大家不得而知,对他有所误会。杨一清曾对李东阳的门生何孟春深有感触地说:“宾之(李东阳)补天捧日,却不留一点痕迹。”乾隆时的内阁大学士彭维新也说,李东阳“锄大奸以安社稷,有功无迹,人不得而知。”

  李东阳是安社稷的能臣,绝不是后世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一位贪恋权势,与刘瑾相互勾结的奸臣。

  李东阳是古时候有名的神通,三岁的时候就能作径尺大的书法,甚至因此惊动景泰帝亲自测验。六岁的时候受召,向景泰帝讲读《尚书》大义。八岁的时候再次接受召见,仍然讲读《尚书》大义,后被景泰帝亲自下令安排入顺天府学读书。

  李东阳第一次被景泰帝召见的时候,因为人小腿短,所以跨不过门槛。景泰帝见此脱口而出:“神童脚短”。李东阳当即对道:“天子门高”,景泰帝高兴的将他抱坐在膝。又见其父站立,于是出上联:“子坐父立,礼乎?”李东阳又对:“嫂溺叔援,权也。”

  李东阳是一个十分宽容之人,对上对下,都有着极大的胸襟,与朝臣交好,受到大家的拥戴。文章远超众人,却能平易近人的与大家交朋友。“李文正当国时,每日朝罢,则门生群集其家,皆海内名流。其座上常满,殆无虚日谈文论艺,绝口不及势力。”
 

展开全文
00


本文地址: https://gexing800.com/read-20719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时尚个性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时尚个性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