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恒”,“恒”,久也,指的是概念不受外在因素影响,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有的只会从一种形态转化成另外一种形态。如下是关于守恒名词(心理学)的具体解释,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接下来,大家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机制、规律和促进策略的学科。其中,主体指的是老师和学生。
随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家们越来越倾向于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而老师的任务则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但在我国情况则是完全相反。
通常情况下,老师是班级的“绝对权威”,学生不敢忤逆老师,家长也必须讨好老师。在信息互动过程中,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是单方向的,很多学生碍于老师的威严,不敢向老师提问,在老师面前表现得畏手畏脚,师生关系非常不健康。
很多学生在学校都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他们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创造性被打压,学习压力和成绩压力也越来越大,这明显不利于教育的开展。
事实上,很多所谓的名校名班,并非是老师有多么出众的教学才能,而是依靠高压和军事化管理,强迫学生学习。失去了课外活动时间的学生,不得不投身于学习,然而这一切并非为了教育,而是为了学校的“风气”和“升学率”。
从个体教育心理层面看,畸形的教育永远无法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教育会更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逼学生学习终究只会消失在历史的车轮中。
皮亚杰:孩子懂得守恒概念再学运算
教育心理学一般有两个方面的研究对象,一个是研究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心理规律,另一个是研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传统的教育心理学对后者不太重视,但如今它已经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出发点。
皮亚杰认为,认知的本质就是适应,主体通过动作达到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对于儿童来说,他们不断地探索外部环境,通过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才能逐渐达到对外部环境的适应。
平常在家的时候,父母们不应该只要求孩子学文化知识,还要让孩子多接触、多感受,激发孩子的探索欲,促进他们的动作发展,特别是那些年幼的孩子,父母更是应该如此。
随着动作的熟练度越来越高,孩子的认知能力也会不断发展与提高。后来,皮亚杰提出了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种机制。图式指的是儿童用来适应环境的认知结构,可以理解为一个“金字塔系统”或者树状图,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
同化和顺应则是人们适应环境的两种途径,同化指的是将新知识纳入已有图式之中,从而使得现有的“知识库”更加丰富。顺应指的是改变图式以适应新刺激,这一般适用于学习新的、完全不同的知识。
例如,孩子初学物理知识,就需要改变原来刻板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灵活,以适应新内容的学习。总之,同化和顺应是人们适应环境的基本途径,家长们既要重视丰富孩子的现有知识,也要注意促进孩子建立新的思维方法以适应完全不同的刺激,从而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