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晚快下班的时候,临时接到任务,突然想到出门忘带钥匙了,便给同住的朋友发消息:
我晚点回来,今天忘带钥匙了,到时给我开门哈。
看到朋友回过来一个贱贱的表情,我便赶紧加班去了。
差不多快11点的时候到家,给朋友发微信,叫他开门,结果没反应。我估摸着这货可能没有玩手机,便打了个电话过去。然而电话一直在响,却没有人接,接连打了两个还是这样。
敲了几下门,也没人。
没有办法,只有站在门口干着急,一边寻思着他是不是出什么事了,一边琢磨今晚该怎么进屋。
在门口坐了10分钟的样子,门开了。朋友一脸贱贱地说道:你敲门声音太小啦,我在里面看电影听不到。
我白了一眼说道:那电话也听不到?
结果他一脸无奈地说道:我手机到10点以后就静音啦。
02
其实以前,我也是这样。
手机设置成自动开关机。从那以后,晚上睡觉,再也不用担心被电话铃声吵醒,一觉睡到大天亮的感觉简直超级棒。第二天醒来,看到未接电话,就回拨过去,不过多半那边都会说,没啥事了。
直到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我这种行为。
我高中是在其他城市读的寄宿学校,每个月回家一次,呆三天,然后回学校。
每次从家到学校都会给我妈打个电话,报声平安。结果有次回学校后,把这事给忘了。
早上醒来,看到30多个未接电话,20多个我妈打的,5个我爸打的,3个我舅打的。
看到这么多未接电话,我赶紧拨回去。电话一通,那边传来我妈急忙地声音:你终于接电话了,没事吧。
我这才反应过来,昨天我妈没收到我的电话,打了一晚上我的电话又没人接,以为我出了什么事。
后来舅舅告诉我。我妈联系不到我,又没有我老师的电话,自己一个人买了最早的车票,准备来我学校。我给她回电话时,她正在汽车上。
可以想象一个画面:一个着急的母亲,一夜未眠,坐在车上,靠着窗户打起了盹,她手里紧紧攥着手机,突然铃声响起,来不及看是谁,就下意识地接起,听到那边的声音,突然就放心了。
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山河故人》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张艾嘉饰演的是一个独自漂泊在澳大利亚的中年妇女。某晚,她躺在董子健饰演的小鲜肉胸前,自言自语道:
我来澳大利亚以后,24小时开着手机,我的妈妈年纪大了,我想让她能随时找到我。在A城没有什么人打电话给我,一有电话打来,我就紧张,就怕有不好的消息。
你知道,牵挂是爱最痛苦的部分。
小的时候,以为一个人是一座孤岛,来去都自由。
但后来才知道,即使再孤独,这世界仍有人对你有所牵挂。
现在的我,已经习惯和喜欢上24小时手机开机,而且,除了上班,看电影等场合手机是震动外,永远都是铃声。
因为我怕错过家里的电话,告诉我外公快不行了,不能见他最后一面。
我怕错过朋友深夜打来的电话,不能在他们最无助的时候,说声一句没事。
我怕错过我喜欢的人打来的电话,不能听到对方宿醉后的那句:我好想你。
我虽然也想睡个安稳觉,但对你们,我永远有空。
03
朋友给我抱怨,说男朋友有个习惯让她难以接受。
朋友男友的手机永远是静音。
有次朋友给男友发微信说饿了,一起去吃饭,结果对方没回消息。朋友想着可能男朋友在忙,便等了一会。过了几分钟,发了个表情过去,对方还是没有反应。最后实在等不住了,打了电话过去,无人接听。
断断续续地打了三个电话,依旧没人接。
一个人穿好衣服下楼,刚到餐厅,收到男友消息:刚在看电影,没看手机。
“打你电话也没接?”
“手机静音,没听到。”
静音的人永远不会懂得,电话那头,另一个人着急找你的样子。
是有多洒脱,才会24小时都静音。
04
因为有牵挂的人,所以24小时开机。也有人是因为工作,所以24小时开机。
我发现:在职场越是处于高层的人,越会选择24小时待机。
一位报社的首席记者告诉我,她有2个手机,因为她必须保持24小时在线。“只要有新闻,我能立马第一时间冲到现场。”
我总监告诉我。刚毕业的时候,他一下班就把手机就调为静音,避开所有的工作。有次他写的文案有个数据有误,当晚负责发稿的编辑发现后,拿捏不准,打电话向他确认。他没接到电话,编辑只有正常发稿。第二天广告商找上门,他被辞退了工作。
责任心越强的人,越是需要24小时开机。
05
很多人觉得,手机关机或者静音是为了避免被别人的打扰,但我觉得没必要。
现在通讯工具那么发达,微信早已取代电话成为最常用的通讯方式。大多数人每天的通话记录不过10条,还有一半是快递和外卖小哥,各种微信消息却塞得手机卡顿。
如果事情不重要,大家都会在微信上说。
这年头,能给你打一通电话的,要么是紧急的事,要么是重要的人。
所以,手机别关机,因为电波那头的人会着急。
永远记住:你是被需要的,被牵挂的,被爱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经典文章 你会24小时开机吗?”相关内容,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