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读一个让人伤感的故事。
一只叫Alice的灰鲸,她从太平洋跨越千里出现在大西洋,1989年被发现,从1992年开始被追踪录音。在其他鲸鱼眼里,Alice就像是个哑巴。
这么多年来,她没有一个亲属或朋友,唱歌的时候没有人听见,难过的时候也没有人理睬。原因是她的频率有52赫兹,而正常鲸的频率只有15~25赫兹,她的频率一直是与众不同的。这是世界上最孤独的鲸。喜怒哀乐,无人去听。一生漂泊,无人能懂。
孤独不是没有同伴,而是身边那么多人,却没有一个人跟你在同一个频道上。
生活的海洋中,每个人都是一条鱼,我们每天都要和不同的鱼相处,往往却没有学会和自己相处。为什么我们听过很多的道理,读过很多的鸡汤,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生活,于是乎大家都去怪那些讲道理的人,去鄙视那些鸡汤文,可事情的真相其实与它们无关,而是因为我们大都不能好好和自己相处。
曾经有这样一个观点:许多人把生活过得忙碌不已,事情一件接着一件,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如此地向前冲,不让生活留白,其真正的原因,可能包括了害怕面对当下的自己。
在孤独的时候,因为缺少他人的存在,自己的社会角色也就暂时失去意义,例如没有儿女在侧,就没有“母亲”这个身份存在的必要;没有员工,也就没有“领导”的角色。这时候我们得卸下多重的社会角色,不再是医生、经理及父母,这时我们就只是“自己”,因而我们在独处时之所以感到浑身不自在的主因,是因为我们得被迫面对赤裸裸的自己。
而面对“什么都不是,就只是自己”的自己时,许多和自己的内在对话会产生,也因而会牵引出一些深沉情素,例如“我是谁?”“我到底为什么不快乐?”“我该怎么做才正确”等大问题。
如果不习惯去面对自己当下的情绪,慌乱之际最容易的出口,就是找事情做,让自己忙得不必去面对自己。因此独处时没有耐心,意味着我们想逃避;感到无聊,是因为我们内心有恐惧。所以你会看到许多人什么事都可以忙,偏偏就是没时间和自己独处。
这样的生活逻辑不但积累了过量的压力,更容易挖空生命。这就好像一个人拼命地在加高一栋房子的楼层数,却从来没把时间及精力放在打深房子的地基上,如此下去,迟早会出问题的。
所以学习与自己独处是个重要的心灵功课,也是感受幸福的绝妙良方。每天花十五至二十分钟,让自己什么也不做,只是安静地和自己对话,这么做能厘清思绪方向,清除情绪垃圾,就好似为自己的情绪能量加油,而回归轻松自在的自我。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宅”在家里,是种无趣的自我消遣,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若内心有能量,人虽然没有出门,但并没有虚度自己的人生,关上房门,却打开了心门,这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有很多的作家、名人和成功人士,正是在经历了无数的默默无闻的“宅”时光,才会拥有了后来的收获与生命的绽放。
正是因为外界对我们有许多要求及期望,我们才更需要独处,因为独处是维护身心平衡的重要法门。请相信,只有先把自己照顾好,我们才能更有能量去照顾别人。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网络文摘 只有先把自己照顾好,我们才能更有能量去照顾别人”相关内容,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