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放弃,并不意味着结束,它是重新审视你的目标和你想要的生活时必须跨出的第一步。谈及自律,我们往往会把它和“坚持”挂上钩。比如我的一个在国企工作的朋友大秦,就是…
放弃,并不意味着结束,它是重新审视你的目标和你想要的生活时必须跨出的第一步。
谈及自律,我们往往会把它和“坚持”挂上钩。
比如我的一个在国企工作的朋友大秦,就是个特别自律的人,曾经立志减肥15斤,2个月后,她真的做到了……
这一次,大秦为了拓宽职业道路,给自己报了个英语培训班,并定下了宏伟的目标:半年内看懂没字幕的英文电影,一年内考过雅思7分。
或许是天生语言天赋的欠缺,又或是没掌握学习之道,眼看半年就要过去了,别说看懂英文电影,就连一句完整的英文句子也说不利索。
渐渐地,大秦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英语的时候也开始变得不专心,但每每这个时候,自律的天性又告诉她要排除万难,坚持下去。
于是,她又坚持了下来,直到心力交瘁,生活和工作变得一团糟……
于是我开始质疑:自律,到底是要坚持,还是要放弃?
前段时间看了《放弃的艺术》这本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当目标无法实现时,当生活进入死胡同时,当生活中的意外给你出了难题时,放弃就会是一种有益的适应性反应。
既然如此,为什么明知
目标不可企及,还要坚持下去?
1情感因素
在一个信仰“坚持”的文化氛围中,“放弃者”是一个颇具羞辱意味的绰号。它甚至意味着,这个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性格缺陷、缺乏投身一项事业的能力以及面对挑战的勇气。
这种情感因素,影响了我们放弃的行为。大秦的例子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鉴于此,当我们打算放弃的时候,会经历大量的情绪波动,更不要说采取防御的姿态了。
坚持是一种美德,与之相伴的是情绪上的平静,而不是随放弃而来的情绪的起伏。这种看法也从情感上加强了人们对坚持的认同。
2沉没成本悖论的影响
当为之付出大量心血的工作,因为突如其来的不可控因素,导致你不但无处施展才华,而且再也没有了工作的热情,你会辞职吗?
当你在一款游戏中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后,还会放弃这款游戏吗?
当股票价格低于买入价格时,你会选择及时“割肉”止损吗?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说明你掉入了沉没成本悖论的陷阱。
沉没成本指的是,已发生的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或者因失误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资。
无论是为工作奉献的心血、股票投资中投入的金钱还是玩游戏花掉的时间和精力,在付出的那一刻就意味着再也无法收回,这些都可以统称为沉没成本。
掉入沉没成本悖论的陷阱,也会导致人们无法放弃。
3间断强化的力量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做过一个实验:
他将三只饥饿的老鼠分别关在三个笼子里,每个笼子里都有一个操纵杆。
第一个笼子里的老鼠每按压一次操纵杆,就会得到一粒粮食。
第三个笼子里的老鼠按压操纵杆后,什么也得不到。最后老鼠放弃了按压操纵杆,转而使用其他的方法寻找食物。
第二个笼子里的老鼠按压操纵杆时,有时得到一粒粮食,有时什么也得不到,因此,这只老鼠永远满怀希望。食物的刺激促使它不断按压操纵杆,沮丧和奖励的快感交替出现。从此,间断强化便让其夜以继日地驻留在操纵杆旁。
有那么几次满足了需求,就会强化这种坚持,这就是间断强化的力量。
但在面对难以企及的目标时,这种强化就未必是一件好事,反而会助长人们盲目坚持的行为。
以上四种因素,是导致人们难以放弃的主要原因。
当然,因事情进展不顺,或是形势比想象中复杂而发生的放弃行为,不在本篇文章所讨论的范围之内。
这里所说的放弃指的是,从不再能满足你需求的情境或努力中脱离出来。比如,目标过高,或者发现努力的方向不对时,就需要慎重考虑那些无谓的坚持是否值得了。
为了从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中抽
身,我们该如何培养放弃的能力?
1认知脱离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我们设法不想某件事的时候,这件事反而在脑海萦回环绕。
这种我们设法积极压制的想法,都是干扰我们思考的因素。认知脱离就是从脑海中清除干扰我们思考的因素。
如何才能做到认知脱离?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
如果我们希望抑制一个想法,就需要一心想着另外一个想法。
而这另外一个想法应该真的让我们觉得有趣,并且能吸引我们,即使没那么愉快,也要不至于令人厌烦或感到困惑。
比如,触屏智能手机刚刚兴起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正好失恋了,失恋的时候为了不让自己胡思乱想,就把自己的旧手机换了,买了一个触屏智能机,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潜心研究新手机的各项功能。
就这样,这位朋友成功地从失败的恋情中走了出来。
2情感脱离
放弃目标伴随一个连贯的情感脱离周期:
重新振作(在不相信目标难以达到的同时努力振作起来);
攻击(抗议失去目标或因其失去而问责);
沮丧;
恢复正常。
如果我们能管理好这一周期中的负面情绪,就能更快地恢复正常,从而开始追求新的目标。
比如,你在犹豫是否放弃眼前不适合自己的工作时,可能会犹豫:要是没有收入的话,家里的开支会怎样?会不会过上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
此时,你脑子里能想到的全是最坏的情况,这种只关注消极因素的想象、感受和想法会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从而阻止你重新规划目标、提出解决方案和采取行动。
因此,为了让思考不再封闭,你可以把你的担心列出来,并加以分类:哪个有可能发生,而哪个不打可能发生。
接着直接面对那些反复发生的和侵扰性的想法,“面对”是削弱这些担忧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你可以想象遇到最坏的情况时你的解决策略:即使你无法解决问题,或者关系结束了又会怎样?假如你从事的项目十有八九会失败,又能怎样?
当你意识到自己正在为生活中发生或没发生的一切事情承担责任时,就会发现当下的目标并不适合自己。
一旦明白这一点,你就不再焦虑。
总之,认知脱离和情感脱离的结果都是为了脱离当下的错误目标。掌握放弃的艺术就应该使思想、感受和精力朝着一个或几个新目标转移,并实现这些目标。
说到底,要减少面临放弃时的挣扎,还是应该从正确制定目标开始。
那么,如何设定
目标,才能减少无谓的坚持?
《放弃的艺术》为我们提出了几个建议:
1把目标写在纸上
因为把目标写下来,不仅有助于人们进行适当反思,还能增强我们的评估能力。
如果无从下笔,可以问问自己: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做什么事?再明确地写出你的答案。
写下答案后,最好对它们进行分类,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评估。比如,按长期和短期的属性各写一列。
2弄清目标属性
查看你的目标清单,对着每个目标逐一提问:它是内在目标还是外在目标?
内在目标涉及获得心理成长、人身自由和自尊、通过积极或慷慨的行动来改善世界等。
外在目标涉及金钱和物质上的富足、众人皆知并受人尊重、以及外貌、衣着或气质吸引人。
有研究发现,与那些受外在目标引导的人相比,对内在目标关注更多的人,会更幸福,忧虑和沮丧较少,生病的次数也较少。
因此,我们在追求外在目标的同时,也要注意内在目标的实现。
因为外在目标不能滋养心灵,它们的诱惑通常在于想象别人眼中的羡慕,或者实现这些目标所能带来的虚荣感或价值感。
3用“心流”评估目标
当你列下目标清单时,可能会问自己:在我所有的目标中,哪些最能使我的未来比现在快乐?
可能你无法准确说出答案,因为幸福感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秘诀,但有些原则就能让人确认幸福之源。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心流,即一种畅快的感觉。
比如,当你完全沉浸在某项活动中时,可能因为全神贯注而忽略了周围的一切,全身心的投入以至于你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除了与活动相伴而生的独一无二之感以外,对正在做的事,你也会深感满足和意义重大。因为这种感觉会让你感觉快乐,甚至心情平静。
这就是心流。
设定目标时,最佳的心流体验取决于下面的因素:
①目标清晰,并且多个目标之间无矛盾;
②设定的目标有一定挑战性,但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③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足够专注,不分心;
④不考虑失败,也不担心失败。
以上就是正确设定目标的方法,掌握了这些,放弃也便不在考虑之列。但如果明知目标不可企及,还执意坚持,就是走入死胡同了。
放弃,是自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骑单车走下坡路时,你不能一直沉浸在风驰电掣的快感中,适时减速,才能不被突如其来的急转弯杀得猝不及防。
失去平衡,远比放弃更痛苦。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励志文章 真正高级的自律,是懂得适时放弃”相关内容,希望您能喜欢!
本文地址: https://gexing800.com/read-34005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时尚个性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时尚个性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