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不好的习惯,可能跟不自信有关,也可能跟小时太穷有关。每次陪夫人和女儿转街,路过那些建筑工地,总是忍不住会说,如果不是高考,我现在可能就站在那工地上放砖。我家小区四周都是新起的高楼,楼上有不少跟我年龄差不多大的老民工,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但都有同一张表情,目光凝滞,神色灰沉。一看就是生活在重压下的那种人。
我不是看不起民工,事实上对民工来说,看起看不起命运都是一样的,他们逃开已经种不了庄稼的土地,背井离乡来到繁华的都市,可都市的繁华跟他们一毛钱关系也没有,他们永远苟活在工地上,在钢筋水泥中讨一份艰辛的钱。
我最小的弟弟至今就这样生活着。
现在又多了他的儿子,我的侄子,他是新农民工的一员。
我能坐在不算漂亮但足以能容纳下我的工作室里天天敲字,写一种叫小说的文字,我得感谢高考。
现在社会上到处在声讨高考,关于高考的责难、非议、讨伐,怕是仅次于对某体制的声讨。我不是教育学家,对要不要取消高考,高考怎么改,真的没有发言权,今天是高考日,又有一大批学子背负着梦想,怀揣着渴望,进入当年我们厮杀过的战场。更有为数众多的家长,坐在干巴巴的热太阳下,苦焦地等待着自己的孩子从考场走出来。
没有人敢说这样一场考试就能改写孩子的一生,也没人敢打保票,这次胜利了,人生就可以辉煌。
我去了考场,站在六月的大太阳下,这是一种无法遏制的本能,几乎每年的这个日子,我的脚步总会把我带往那里。我没有孩子在里面,但我的心跟外面的家长一样,扑扑地跳,好紧张。
都说我们这一代人,是高考拯救的。如果不是当年的高考,我们的命运跟父辈一样,是早被注定了的。我很感激高考。因为高考,我跳出了农门,注意是“农门“,不是“龙门”,因为我不是鲤鱼,我只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而且是五个孩子中的一个。
我们那年代,是高考刚刚放开的年代,虽然还没有确切的消息说,考上大学就能端上铁饭碗(那年代还没铁饭碗这个词呢),但高考在民间的沸腾,已经差不多跟包产到户一样热闹了。在我参加高考时,我的哥哥已经上了中专,能体面地在省城兰州读书了。
后来表明,我们这些在高考中搏得一票的人,的确被国家重用了。我至今还能清晰记得,毕业时县长候在地区人事处等着要人的场景。我是被县长的小车拉到县里的,而且县长让我在县里挑,看上哪个单位进哪个。这话说出来,一定让现在的孩子背过气去,我的女儿就不止一次训我,不是我聪明,是我生对了年代。
对,生对年代很重要。
对今天的孩子来说,高考的压力已经没有我们那个时代大,毕竟录取率放在那里,我们那时候是百分之三不到,就这,之前还要参加预选,提前淘汰掉一大批人,他们连参加高考的机会都没呢。
一种制度的产生有它深层次的背景,有它丰厚的土壤。今天不管我们对高考有多少意见,但一个事实是,高考仍然是老百姓心中头等大事,是每个孩子人生路上最重要的一次考验。就当下环境来说,高考甚至是目前最显公平的一场竞技,虽然也有各种各样的作弊各种各样的替考,但凡事都要从面上看,我们千万别养成因为烂掉一个小洞就淘汰掉一件衣服,因为看见一只苍蝇就大呼环境太差的毛病。这毛病会害人,会让我们变得极端,变得刻薄。一项制度如果符合大多数的利益诉求,它就是好制度。在我心里,高考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项好制度,而且是不可取代的。我甚至不敢去想,假如有一天没有了高考,这么多的人怎么来筛选?
理想主义的花永远开在云端,而我们是需要双脚踩在地上的人。
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世界也没有不经淘汰就会胜出的机制。
尽管今天我仍然在现场看到不少“高考不是唯一的”,“人生不是独木桥”“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只管自己谋利不管他人成败的广告,我能理解商家的心情,他们为了赚点小钱,啥法子都用上了,这样古老的方式早就不新鲜,但我仍然要说,对于孩子,对于寒窗苦读十多年的孩子,接受一次高考的洗礼,接受一次高考的挑战,仍然是十分有意义的。
没人说过人生是高考决定的,但高考对人生的影响仍然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有高考失败最终仍然走向成功的,但比率,我们一定要看比率。如果你不是天才,就老老实实去接受高考的挑战。如果你不是偏执狂,就对这样一项坚持了几十年的制度暂且先采取顺从的态度。
顺便多说一句,在没有力量改变某一事物时,不妨先去适应它。适应是为了将来改变得更好。人生如此,高考岂不更如此?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励志文章 没有高考,我很可能就是若干民工中的一位”相关内容,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