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男剩女现象”是自己造成的,这一观点似乎太过绝情,没有丝毫人情意味。确实存在着个人的原因,但具体还是整个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影响造成的这样现象的加剧。
从社会层面来看,东方人以集体为荣,特别是中国人总以“顾大局,识大体”这样的警言来告慰众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元素,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有着许许多多的和谐家庭构成。我们的祖辈,不愿意看到“断子绝孙”,因此许多的人总想方设法的生男儿为自己的家族“传宗接代”。我们的父辈也一样存在着这样的思想,“剩男剩女”现象既不能简单地说是个人意愿,也不能笼统地说是某方面造成的。而西方多以赞赏个人主义,以个体之力拯救整个地球,这样的电影在西方的世界里层出不穷。因此,西方不愿意结婚者多是出于自愿,而中国的“剩男剩女现象”则大部分是——想结婚却无法结婚的。
从经济层面来看,经济的好坏是制约结婚最重要的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结婚的成本都十分的高昂。曾经有一位同事,这样打趣他结婚后的经济状况。他说:“我自己省吃俭用三十余年,结果结婚时一顿便把他吃光了。”虽然有些夸大,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结婚请客、礼金、购置家庭必须品、房子、存款……等等结婚时所应该承受的结婚成本确实昂贵的使部分男女不敢接受,结果导致年龄偏大。
从个人层面来看,过份的追求完美的婚姻也是制约结婚的因素。特别是一些高等学府出来的男女,自识有着高品味、高水准、高眼光,追求完美的人生。总以一种高贵的姿态去审视别人,要以同样的情形相般配可想而知,不可求也难遇。最终,年龄大了,依然执意不改。而平常人也不敢轻易高攀,只好守着高处不胜寒了。按理,中国是个“重男轻女”的国度,本来的男女比例就失调。男比女多,但是“剩女”却多于“剩男”。其实,人出生在富有或贫穷的家庭就意味着不同的人生。一个人出生在经济状况好的家庭,至少他可以比出生在经济条件差家庭的孩子少奋斗几十年。而女性,结婚又是她的另一个跳板,选择的好一生幸福,选择出错终身遗憾。结果,许多女性在婚姻的选择上有着个性上的要求。被“剩下来”的可能性便增加。
总而言之,“剩男剩女现象”的形成是生活压力过大造成的。如今,大学生满街都是,要找个工作都难。古人“十年寒窗”,而今幼儿园三年、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四年,一个六岁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就必须经历将近20年的时间,花费的时间不说,就是普通家庭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所花费的金钱就是一个大问题。当孩子大学毕业后,已经接近三十而立,但是此时却无法“成家”,因为还没有“立业”,没有成家的基础。大龄后先“立业”后“成家”,便也成自然了。古人的“成家立业”之说,其实已经在悄然改变。
可以这样说“剩男剩女现象”并非己愿,谁不渴盼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那幅秋风里,黄昏下,老夫妻相扶共挡风雨的画面感动了多少人…… 所以,请别简单地说“剩男剩女现象”是他们自找的。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呀,“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爱情日志 剩男剩女现象折射出什么?”相关内容,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