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故事 结婚这事,细思恐极

浅安2023-05-14  32

导读:好朋友们结婚的太多了。我很淡定,但是我妈不淡定。她的朋友们也都逐渐当奶奶了。于是乎,我总能听到这样一句温馨的问候:“什么时候结婚!!!我要抱孙子!!!”01…

好朋友们结婚的太多了。我很淡定,但是我妈不淡定。她的朋友们也都逐渐当奶奶了。于是乎,我总能听到这样一句温馨的问候:

“什么时候结婚!!!我要抱孙子!!!”

01

毕竟,古人云,“不孝有三,不后为大”。古人还云,“婚礼者,将合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礼记·昏义》)。当然,古人怎么云不重要,我妈怎么云才重要。

每当这时候我就羡慕西方人,比如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年轻时候他妈催婚,他说:“还没有到那个时候了。”泰勒斯快老了,他妈逼婚,他回答:“已经不是那个时候了。”——完美。

毕竟,我不如泰勒斯那么洒脱,也不能接受我的婚姻只服务于繁殖。于是乎我决定,寻找一个足够“科学”的理由,让我信任婚姻进而追求婚姻。

02

首先,我寄希望于“契约精神”。

查士丁尼在《法学总论》中写道: “契约是由于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产生相互间法律关系的一种约定。” 婚姻一出生,就有着契约的基因,本与爱情无关,只负责财富和生养。

我国《民法通则》第85 条规定: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仔细想想,婚姻是不是就是个“合同“?——双方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家庭经济体,同时对有关家庭抚养、财产管理、照看自由的部分达成一致的协议。

原本是买卖,但是买卖渐渐不纯了。人类把“感情“搀合进”婚姻“以后,这事就复杂了。“婚姻”意义不再仅是一个有关财产权利和扶养义务的契约,还意味着一个相爱共同体,包括亲密、感情支持和忠实等等要素。而“感情”这事,契约不足约束,法律不能保障。

大量曾经以感情为基础的婚姻最终“感情破裂”。越来越多的司法实践将双方感情状况作为判定婚姻走向的依据。连不聊风月的恩格斯都说:“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 那么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 。

最终,“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 成为了现代婚姻法作为判决离婚的依据之一。

03

好吧,我寄希望于“道德操守”。

婚姻始于国家前。在国家立法机关尚未把婚姻制度白纸黑字写在法律文本上的时候,它已经作为一种非常古老的习俗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了。

表现为习俗禁忌和伦理道德的婚姻观念通过某种教化体制得以世代相传,内化到人们的心灵之中,形成了强大的道德意识。它监控行为人的越轨行为并对其施加惩罚。惩罚表现为羞耻感和负罪感。道德意识越强,这种心理上的惩罚措施就越发有效。

强烈的羞耻感和负罪感足以抵制婚外的性诱惑, 可以打消一个人另寻新欢的念头。同时,婚姻价值观的流行还迫使那些不打算接受婚姻道德的人们也必须按照婚姻道德去塑造自己的人格形象,不加掩饰地暴露出自己放荡不羁的品性必然会招致社会的敌视。

然而,这时代太快我跟不上。

后现代主义浪潮呼啸而来,道德解构主义跌宕起伏。伴随着性开放而来的新技术革命,摧毁了就有生活方式和传统价值体系。婚恋伦理道德,早已面目全非,从当年坚守“第一次留给彼此”,到如今追求“第一胎留给彼此”。

这不,才过去七年,陈冠希就被网友感慨“生不逢时啊”!

04

那么,我寄希望于“经济效益”。

婚姻的经济学意义蛮多。比如,“规模经济”, 两个人买一套房比俩人各买一房节省居住成本,俩人做菜一起吃比分别做菜吃饭省时省料;再比如,“比较优势”,男耕女织,各司其职,提高家庭的劳动效率和劳动总收入。

然而,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到来,资源流动性加强,风俗习惯变化,婚姻原本的经济效能均可诉诸其他形式来实现,比如,商业合伙,合租室友,购买服务等等。而且,婚姻的收益越来越难以补偿人们为婚姻付出的各种代价,比如,解释道理,磨合三观,适应习惯等等。

只要全部婚姻收益不足以cover婚姻产生的全部成本,那么在理论上很多人已没有激励结婚。比如:人们从婚姻中获得的性满足会逐渐降低(基于有机体的脱敏反应), 对性的多样化渴望却会趋于强烈。会有一个时刻,婚姻的边际收益(生活成本降低,情感满足)大于婚姻的边际成本(偷腥的折腾,良心的煎熬),婚姻就会“赔了”。

如果婚姻本来想着“赚”的,结果赔了,也该散了。而当代社会能让婚姻“赚”的事物越来越少,能让婚姻“赔”的事物越来越多。

所以,想打婚姻牌,少算经济账。

05

之后,我寄希望于“公共权力”。

人类学家恩伯夫妇将婚姻界定为“两性之间性与经济的结合”,而且,经济结合是性结合的结果。性资源是人类初期制度安排的首要考量之一。

由于高质量的性资源明显存在稀缺性,人类的对性资源的竞争随着意识的形成而逐渐激烈。由于人类的性行为不像动物一样限制在发情期内,不分时刻,人类的性竞争远比其他物种更频繁。同时,人类拥有非凡智慧,故而人类性竞争的潜在破坏力更是远非其他物种所能比拟。

于是,人类发明婚姻,有序组织性资源分配,以避免人们为争夺性资源而引发的频繁冲突。婚姻作为一种维系社会稳定和运行的社会制度,被当社会管理者组织并维护着。由于人类文明早期的政权都十分脆弱,对社会稳定极为敏感,故而历任统治者都对婚姻制度战战兢兢,接力捍卫。

而随着人文理念的发展,科技革命的推动,社会制度的进步,女性早已不是男性的私有性资源,社会的组织效能和稳定系统也越来越好。婚姻稳定与否以不再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共权力对婚姻的维护愈发缺乏激励。

现在,政府顺应“自由”“人权”精神,各种保护大家解除婚姻的行为。

06

最后,我寄希望于“生物本能”。

人是动物,动物要繁殖。科学家告诉我们,一个男子每天能产生一亿个精子。他的一生大约能产生一万亿个精子,而且每一次使女子受孕的活动不过几分钟而已。一个男人一生可以和不知多少个女人生不知多少个子女。

女胎儿的卵巢里有600万个卵子,女婴降生以后就仅剩下200万个,到了青春期,卵子数目减少到几万个,其中只有几百个卵子排除体外。即使这样还有相当一部分在排除前就死亡或随同月经被排除。妊娠期一般在280天左右,一般每胎一子。所以正常条件下,单个女子一生生育20个孩子就已经很竭尽全力了。

而人类在学会直立行走之后,原本下面的位置成了中间的位置。女性在妊娠期间则承受着极大的风险。加之女性的生理特征导致其在蛮荒时代的抗自然风险能力弱,女性则尽肯能的依附于一个能够给她稳定生活一生的男人。

而他们依赖的男人,则在尽可能多的寻找更多的异性播散基因。并且在不断与其他男性尽可能多的争取更多的机会扩散自己的基因。

最终,男人的天性是花心,女人的天性是不安。男人常问“我到底爱谁?”女人常问:“你爱不爱我?”

07

法学,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生物学都把我摧残了。于是乎,我想换换脑子,看看哲学家怎么说,结果一翻书发现:

“婚姻就是两性之间的一种长期、固定且排他的性交易。”——康德

以及:

“只有哲学家的婚姻才可能幸福,而真正的哲学家是不需要结婚的。”——叔本华

于是,我想静静。婚姻这事,细思恐极。

08

就在我静了一个月之后,我采访了好多已婚的曾经的重度恐婚小伙伴,最终我有了个意外发现。

首先,坦白说,理性分析下,婚姻对很多具备“独立把人生打理得十分精彩的能力”的人来说,真没有什么意义,已无甚“科学依据”了。他们确实没有必要结婚:花心不缺钱,花钱不缺心;做人不缺爱,做爱不缺人。

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最终都找到了一个爱人,因为某种莫名的冲动让他们一头扎进婚姻殿堂,经营婚姻,建设家庭,享受着之前不曾预期的幸福。年夜饭的热闹,抢电视的乐趣,病床前照料的感动,宝宝一天天长大的成就感……现在,每天刷爆我朋友圈的,都是那些当年恐婚恐育的奇葩们“秀爱人”“晒宝宝”。

最终,他们在本无意义的婚姻中,经营出了意义。

09

很多曾经恐婚现已结婚的朋友告诉我,不结婚可能确实“没什么”,但是结了婚可能就会“有什么”。某一瞬间某个人会推翻我们的全部逻辑。黑格尔说:“婚姻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梁静茹唱:“爱让一切变得有意义”。婚姻的意义虽未必明于开头,却必然见于结尾。

《大话西游》里观音菩萨告诉至尊宝:“你之所以还没有成为孙悟空,是因为你还没有碰到那个给你三颗痣的人。”我们之所以还在惶恐婚姻,可能就是因为我们在等那个“莫名其妙”的人出现,“莫名其妙”相爱,“莫名其妙”感性,“莫名其妙”结婚。

所以,我们不走“到年龄就该结婚”的老路,也不走“找一个人凑活结婚”的邪路。直到那个给我们“三颗痣”的人出现,一起鼓起勇气,走入婚姻,将本无意义的婚姻经营出意义。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爱情故事 结婚这事,细思恐极”相关内容,希望您能喜欢!

展开全文
00


本文地址: https://gexing800.com/read-37300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时尚个性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时尚个性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