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转眼今天已是虎年除夕夜。我来这个城市已经26年。26年的日子不算短,足以让我熟悉一座城市,融入一座城市。但事实上,我要么缺乏能耐,要么缺乏热心。我觉得城市愈来愈大,愈来愈新,也愈来愈变。我多年积累的熟识,正慢慢丧失。我对一座城市的陌生与日俱增,一座城市对我的印象也渐至模糊。我愈来愈被一座城市疏远,孤立,隔绝,漠视,乃至忘却。
我与一座城市26年的旧情,早已于八年前离她而去后变得愈来愈淡。去曾经的工作单位,而今是几年不去一回;许多无比熟悉的面孔,偶尔在大街一遇,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声招呼,便算是完事。全然没有昔日的拉手、寒暄,更没有亲昵地推杯换盏。一切都沦为典型的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一些旧友,散落在城中,也很少走动。抑或一次人情,一次聚会,也一律安排在餐馆。聚聚散散好多次,能知道住址的大致方位,已很不错。至于问到门朝哪开,树在哪栽,全都云里雾里。这已是普遍的事实,说到乡下去,会让人笑掉大牙。
全然不像过去蜗居在乡镇时,家里添了家具、电器,总会有人前来道贺,反复摩挲,啧啧称奇。若一客气就会炒几道菜,饮几杯酒,完成一次小醉。就算没有道贺的由头,也还有许多机会,让同事、亲戚、熟人找上门来。如借书查资料,煤炉熄灭换煤球,家逢喜事求对联,办事缺少门路求疏通,孩子上学找关系。总有那么多事有求于你,虽不乏烦恼,但更多是津津乐道的自豪。来来往往中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和亲近;举手投足间,能掂出自己之于他人之于社会的分量。
而搬入一座城市后,忙碌之外,更多的是清静和悠闲。这使我愈来愈成为自己餐桌上的贵宾,电视前的尊客,书房里几本书的唯一读者。很多时候,沦为自己的诉众。
家里的布置,不管多么精巧典雅,也只能一遍遍暗自得意;阳台上的盆景,不管多么花繁叶茂,也只能搬出搬进独自欣赏。一种前所未有的寂寥,将你重围,而你又非你自己,仿佛是谁茕茕的影子。
我一次一次跑下楼去,大到上班,开会,赴宴,参加某个人的告别仪式。直觉告诉我,是我欠一座城市太多,欠他人太多,我只能这样去偿还。我一次次跑下楼去,小到上一趟商场,去一次菜市,交一回这费那费。或者饭后,溜一段大街。理性告诉我,是我的心有求于他人,有求于一座城市。求他人愈多,他人求自己愈少,这是一个人价值的旁落吗?我惘然。一个人愈来愈有求于一座城市,这是城市发展,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吗?我愈发感到一个人在城市怀抱中的苍白,一个人之于一座城市的作用愈来愈削弱,愈来愈虚无。。。
[后记] 虎年之午夜,情人节之午夜,行走在城市的街巷,夜色像泼墨画一样漂亮,充满新年的气氛,情人们放飞的“孔明灯”飘荡在上空,独自一人叼着一根烟,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不停地变换更迭着,像这个迷失的早春。突然一阵鞭炮声,河流般点响贯整座寂静的城市。站在高楼上眺望,千纵万横的街道像田间里的埂道,分割着不同的景象。灌满晚风的窗口袅袅升起口里吐出的烟絮,一瞬间被撕碎洒向未知的世界。这里充满了无知的憧憬,这里虚掩了落叠的邪恶爱恨情仇,这里填埋了多少纯真的梦想啊。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心情日志 一个人在我的城市里的回忆”相关内容,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