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很好奇这是个什么样的心理学现象吧?
现在我就开门见山的告诉大家这种心理学现象——“巴纳姆效应”。
我们先听听这个“巴纳姆效应”与天才爱因斯坦之间的故事吧。
据说,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调皮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为此忧心忡忡。母亲的再三告诫他都当成耳边风。直到他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他的父亲拦住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并就巴纳姆效应给他讲了个故事,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故事的主角就是爱因斯坦的父亲和他们的邻居杰克。爱因斯坦的父亲说:“昨天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的一个大烟囱,那只烟囱需要踩着里面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上去时,我在后面,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的往上爬。下来的时候,还是我在后面,你杰克大叔在前面。后来,从烟囱里出来,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一点烟灰也没有。”
停顿了一会,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当时,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里想我一定也和他一样,脸脏的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洗了好几遍。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和我一样也是干干净净的,只草草的洗了洗手就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破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听罢,爱因斯坦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哈哈大笑起来。父亲笑完,郑重的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也会把自己照成天才。”
我相信这个故事也给了你很多的思考、启示。那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深入的了解一下这个“巴纳姆效应”吧。
巴纳姆效应其实就是一种心里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倾向,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自我的思考、反省,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来观察自己。所以,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借助外在的信息来认识自己。也是因为这样,我们常常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言行的参照。慢慢的,我们就迷失在这样的环境里,无法真正的认识自己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理解这个效应,要知道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倾向,要及早的纠正自己的这种看法,要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很是重要,要知道一切成功的起点都是源于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那么,对我们自己更是如此。能够及早的认识到这一点,也许,你会是下一个爱因斯坦呦。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网络文摘 听说这个心理学现象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你要知道吗?”相关内容,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