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最近看了个英文纪录片《社交恐惧:惧怕人群》。50多分钟的纪录片,展现的都是一些患有社交恐惧的普通人和一些专家教授对社交恐惧症的剖析。却引起了观众巨大的共鸣。有…
最近看了个英文纪录片《社交恐惧:惧怕人群》。
50多分钟的纪录片,展现的都是一些患有社交恐惧的普通人和一些专家教授对社交恐惧症的剖析。却引起了观众巨大的共鸣。有一百多万的观看率,超过7千条的评价。
无数的观众在留言评论中讲述了社交恐惧带给自己的痛苦。
他们有很多话要说,但却不敢表达,更害怕因犯错而被嘲笑。
在公共场合,他们总感觉别人在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所以非常紧张,举止笨拙。
他们想有朋友,想谈恋爱,想拥有正常的生活。但这一切却因为社交恐惧症而成为一种奢望。
在所有的评论里,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是:
“这个评论区是世界上最最阴沉的一个地方。我看到所有的人都在抱怨他们活在一种无法自拔的噩梦当中。似乎没有人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除了他妈的药物控制)。而我现在也担心,我是否会终生活在社交恐惧当中。”
作为一个曾亲身体验过上十年社交恐惧,而现在几乎克服了社交恐惧的过来人,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谈社交恐惧的成因和治愈方法。
首先,社交恐惧可能有一些遗传的因子。如果父母是非常木讷、不善交际的人,那子女也很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
但我觉得更重要的可能是亲子关系。
我的母亲不是很善交际,但也不木讷。而我的老爸则非常外向,和各种各样的人都聊得来,胆子也大,在外面非常吃得开。
有这样的双亲,按照遗传来说,我的交际能力应该不成问题。我读小学的时候,也的确非常活泼。我是班上的尖子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小学生玩的那些小玩意或小游戏,我也非常在行,所以我常常是班里的风云人物。
但从上初中起,我便突然对人群有了一些恐惧。记得初中入学军训的时候,我由于面对新的同学很紧张,走纵步一直走不好,总是被教练批评。越是被当纵批评,我越紧张,越走不好。
我开始非常担心别人怎么看我。每当在人群中,我总感觉别人在注视着我的一举一动,我稍不小心,就会出洋相,被别人嘲笑。
我也开始很容易脸红。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我高中毕业。
为什么我会在初中变得这么害怕人群呢?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这跟我和我妈妈的关系有很直接的联系。
在我读小学五年级之前,我跟我妈妈的关系还比较好。但从五年级开始,我们的关系慢慢恶化。我妈妈是个非常喜欢冷战的人。 一旦我哪里做得不好,她便说:“你不要叫我妈妈”。
我们会冷战一两天,然后和好。
后来,这种冷战的时间持续到三天,一周,一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
而且,她总是挑我的刺,批评打击我,所以我觉得我妈妈是不喜欢我的。我觉得她对我是带有敌意的。
由于母亲是一个人最为亲近的人,所以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巨大。
要是一个孩子在跟母亲的生活经历中得到了这样一个印象:只要我哪里做得不好,母亲就会嘲笑讽刺我,就会不喜欢我,不要我了。那在他慢慢成长的过程中,他就会形成另外一个观念:只要我哪里稍做得不好,别人就会嘲笑讽刺我,就会不喜欢我,不和我交朋友了。
进入初中后,随着我和母亲的关系越来越恶化,我的这种观念也就越来越严重。
面对人群,我总是提心吊胆的,生怕哪里做得不好。而你越是担心自己会犯错,那你就越紧张。而越紧张,那自然就更容易出错。
这种社交恐惧让我错过了生命中很多乐趣。
我想学会打篮球,想开开心心的跟很多人开玩笑,想悠然自得毫无顾忌地在班上走来走去,但我总无法放松,总缺乏一种安全感,总不能如愿。
有些人可能会说:
“你明明知道越在乎别人的看法,你就越紧张;越紧张,你就容易犯错,因此就更有可能导致别人嘲笑或不喜欢你,那你为什么要去这么在乎别人的看法呢?你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就好了吗?”
这样的话在逻辑上说得通,但有过社交恐惧症的人就知道,这样想其实没有用。
这就好比那些自卑的人,无论你告诉他自卑对他追求事业和爱情有多么大的阻碍,他总还是无法自信。
这是因为童年和少年带给一个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我中学看了无数教自己怎了自信,怎么跟别人沟通交流的书籍,但都收效甚微。
那我后来又是怎么慢慢改善甚至基本治愈了我的社交恐惧症的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
既然社交恐惧症的是因为父母给孩子内心留下了这么一个印象:你要是成绩不好,不听话,不优秀,不活泼,我们就不喜欢你了,不爱你了,不要你了。
那么,要治好这种不安全感,就只能是遇到某个人,不论你傻也好,呆也好,矮矬穷也好,紧张也好,出洋相也好,她或他都能包容你。更重要的是,你要从跟他的交往中获得一个信念:哪怕我犯错也好,丑也好,讲话讲不清楚也好,他都不会嘲笑我,抛弃我,不会不喜欢我。
我幸运地遇到了两个这样的人。
一个是我现在的好哥们,一个是我现在的女朋友。
先说哥们。
我跟BEN认识的时候,是在大学。BEN是我们学校的外教。
我当时没有外教的课,但为了学英语,便主动认识了 BEN。认识BEN的时候,他已经50岁了。
我当时17岁。
按照这个年龄差距,BEN足够当我的父亲。
但BEN非常有活力,乐观,积极,待人非常平等。我觉得他更像个兄长。
不论我英语讲得有多烂,问的问题有多么幼稚,BEN 总是耐心的帮助我。他常常鼓励我,几乎从不嘲笑我。
我们常常一起打球,看电影,旅游。我经常他家做饭,吃饭,开PARTY。我们几乎无所不谈,无所不聊。他去培训学校教中学生英语的时候,我也常常跟他去,帮他翻译。有时候面对很多人,我有些紧张,害怕自己翻译地不好。但BEN几乎从没有说过我。
我很担心给他带来麻烦,便问他“ AM I STUPID?”。
BEN惊讶地说:“ WHY DO YOU THINK SO? YOU'RE VERY SMART."
或许正因为不论我做什么,犯什么错误,BEN都能宽容,从不讽刺嘲笑,所以我获得了一种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就是:在外国人眼里,我是个可爱的人,我是个聪明的有好奇心的人,即使我犯错了,那也是些小错误。我的优点足以让别人忽视我的那些小错误而喜欢我。
由此,我获得了一种跟外国人打交道的自信。
现在,不论遇到哪一国人,我都可以很轻松的跟他们聊天。独自去国外自由行的时候,我住青年旅社,可以跟来自各个国家的人一起喝酒,逛景点,自由自在地玩。
有时候,我感到我跟外国人(BEN象征外国人)打交道要比跟本国人(我母亲象征本国人)打交道更加轻松。
在我跟BEN八年的友谊中,我学会了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我觉得比教我英语更重要的是,BEN用他的爱和宽容医治了我童年的创伤。
比BEN对我影响更大的或许是我的女朋友W。
因为爱情是比友情更加亲密的感情。只有这种亲密的感情才能进一步治愈一个人童年的创伤。
心理学家常常说:爱情是人生的第二个童年。
我是在大学遇到W的,她是我的同班同学。W是班花级人物。我对她一见钟情。
我追了W两年多,反反复复被拒绝了N次,但最终还是被我追到了。
W和我母亲的性格恰好相反。我母亲喜欢冷战,而W却从不冷战。我母亲常常挑我的刺,而W却几乎从不挑我的刺。
在跟W生活的两年里,她对我很包容,我做什么事情几乎总可以得到她的夸奖。由此我对自己也越来越自信。我觉得W在带给我爱情的同时,也给了我在童年欠缺的那种温柔的母爱。
现在,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面对人群的紧张感和不安全感都很小了。不论是和本国人,还是和外国人打交道,我都可以轻松自如地和他们交流了。
而且,可能由于我受父亲的影响,胆子比较大,有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我有时感到我比大部分人的社交能力都要强一些了。
通过自己的经历,我觉得人最为渴望的其实是无条件的爱。然而很多父母给孩子的爱都是有条件的。
你要是不听话,我们就不要你了。
你要是成绩不好,不能为我们争光,我就把你送人了。
你这么差劲,真不知当初为什么生了你。
这种有条件的爱是一个人没有安全感最根本的原因。而没有安全感会造成很多心理问题。
我给那些有社交恐惧的人的建议就是:虽然你们曾今受过伤,但不要因此就恐惧,不信任所有的人。
要努力去结交朋友。或许有一天你就会遇到那些能给你真正爱情和友情的人。
我能遇到BEN和W,有一部分是命运的安排,但要是我自己不去努力争取和珍惜,他们也可能只是我生命中的过客。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网络文摘 给你自信的人,都是生命之光”相关内容,希望您能喜欢!
本文地址: https://gexing800.com/read-38803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时尚个性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时尚个性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