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帮我妈在太古汇买了个包,她晒在朋友圈,结果,她的朋友几乎都在莫名惊诧:花那么多钱,买一个装东西的东西,至于吗?
我妈也心疼:虽然觉得你有孝心,但我也觉得没必要。
我笑,其实是很平常的事,只是在不同的人看来,有了不同的解读。你看,如果我晒在我朋友圈,就少有人意外,他们会评价,这个包包如何如何,优在哪,劣在哪,美在哪,丑在哪……
我妈说,那是,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朋友圈嘛。
我大赞:这话太棒,我要写下来。
是的,就是这样,你在哪里,朋友圈就在哪里。你怎么样,朋友圈就怎么样。
你穷,朋友圈中一定有许多人也在为生存所困。
你骚,朋友圈贱风四溢,骚气袭人。
你没教养,整个朋友圈都脏乱差,假恶丑。
多年前看过一文章,大致是说,观察一个人,不用观察他所说的,也不用看他所做的(因为为了实现目标,有人会有违本心地热心和亲密),看他置身于什么圈子,亲密好友的人品与智慧,是什么样的水准,凭借这些,大致就可以分辨对方的品性与质地。
亲密好友的平均水平,往往代表了一个人的水准。
雅虎的创始人TimSanders曾说:“你的社交圈就是你的净值。”
因为,我们总会努力地,修剪自己,调整自己,借鉴和模仿周围人,将自己融入周围的环境,以便和周围人看起来没什么不同——人们不喜欢与自己不同的人。
所以,与自己联系越紧密的人,往往就是我们的倒影。
举个例子。
林冲的朋友圈里,与之联系最紧密的,有梁山好汉,有官府中人,有如花娇妻。于是,他的性格之中,英勇、刚毅、愚忠、优柔并存。
孙悟空的朋友圈,神仙充斥,妖兽横行。于是,他就是一个神与兽的结合体。但是,当他与唐僧越来越近,其身上的担当也越来越多,修行越来越深,成佛就慢慢发生了。
李师师的朋友圈,与之联系最紧的,是老鸨、丫鬟与顶级权贵,而这,正折射出她的职业性质与魅力值。
权贵商贾,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都是这样。
你是什么人,就会衍生出什么朋友,融入什么圈子,这些又反过来,巩固你的社会地位和观念见识。
你呢,同样难逃这个规律。
现在请你想想,自己目前的生活中,与你走得最近的ABCDE。
他们是什么人,做着什么职业,在社会上处于什么阶层,经济状态如何,有着什么性格,为人处世的方式怎样,舆论对他的评价是什么样子……
然后,当你统计这些人,就会发现:你就是他们的中间状态。
美国杰出的商业哲学家Jim Rohn曾经提出著名的密友五次元理论:“与你亲密交往的5个朋友,你的财富和智慧就是他们的平均值。”
因此,你会看到从北上广返乡的安迪露西瑟琳娜,一周之后,就会变成村头的阿花小美桂莲。
你也会看到,长时间周旋于某些高级圈子之后,并且努力工作之后,一个普通女子也能成为高级人才,自带人脉与资源,享用到顶尖的信息和薪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与鸿儒相处,学识渐高;
与下作之人来往,会越来越没品。
一个成年人的脸上,写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见的人,听见的观念,置身的环境,深交的朋友。
因为,这些都是一个人的精神之种,在不经意之间,随风潜入夜,渗入生命的罅隙,慢慢地改变你的一生。
我一个朋友,今年8月时,曾在微信群里说,他正焦虑于为孩子选择什么学校。一所离家近,但软件与硬件都较差,一所离家远,算是贵族学校,学费高昂,师资雄厚,他不知该如何选择。
后来有人对他说:你不要看眼前,你要看未来。你希望孩子未来是什么样子,那就让他去往那个环境。
于是,他果断选择了后者。
古时孟母三迁,所求无他,无非是环境能内化入心,成为孟子成长的营养。
现在呢,也是一样的。
你想成为什么人,就去往那样的城市,做渴望的工作,结交有智有品的朋友,置身于优质的人文环境。
因为,多年以后,你就会成为其中人。
当然,你一定要记得,圈子固然重要,但如果用砸重金、跪舔、媚好、拍马屁的方式去追求,往往得不偿失。
真正靠谱的,是努力修炼,建立自我价值,让自己发出光芒,自然而然地,衍生一个高级的、明亮的圈子。
否则只成交际花,或者宦官,见的人富是富,贵也贵,不过自己上不得台面,这样的人脉,还是没什么价值。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你若拾级而上,自然步步高升。
最后想说一下,统计学上的二八定律,也适用于人际交往圈子:20%的人会共同前进,60%的人被动地被周围的人同化,剩下的20%一直在退步。
你要做的,就是成为那20%,并与那20%中的人,一起结伴而行。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网络文摘 你没教养,朋友圈的人也会没教养”相关内容,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