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给我留言,自述自己是一个公务员,最近感到心情低落,对于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不知怎么办才好。
另有一个朋友,谈到他的男友,说他恋爱不冷不热,不咸不淡,说话让人觉得特别冷漠。
还有一个朋友,觉得自己既不是开心,也不是不开心,有种对人对事变麻木了的感觉,不激动,也不不激动,此前喜欢的事情再也提不起什么兴趣与激情,觉得似乎是被生活裹挟前行,自己已经不再能控制自己了。
这位朋友她在一个国企,有着一份待遇优渥,有闲有钱的工作。
……
这些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点,眼下不再需要去为生计奔波,有着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过着波澜不惊,没有波折的生活。
但是,他们虽然都有兴趣下降,情绪低落的特点,但是又还远远达不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也没有出现过想要自杀的念头。
所以,我将其称之为“不在状态”地活着,这是一种“想活活不好,想死死不了”的感觉。
通常,这种“不在状态”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是身疲体惫,无来由地感到疲劳,提不起劲;二是兴趣减退,对于很多事情全都失去兴趣;三是情感淡漠,不想与人交往,讨厌聚会,觉得沟通交流是件累人的事;四是工作懈怠,不想上班,只是拖拖拉拉勉勉强强完成基本工作,不愿阅读,不想学习,毫无成就感、价值感可言……
他们麻木地机械地起床、睡觉,上班下班,看着日升月沉,等到夜幕降临,一股无意义的感觉席卷而来,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
一个朋友是这么说的;你说哪怕让我痛苦,让我气愤,让我大发雷霆,让我大哭一场也好啊,可是现在,我什么感觉也没有,我不难过,也不不难过,我始终觉得我的状态不对,可我又说不上来是哪不对……
究其原因,大概因为当下我们社会的状况是,对于何为有意义的人生,定义越来越狭隘,实现难度越来越高。
这就注定只要少数的人,才能取得世俗里所谓的成功,过上“有意义”的人生,其他的人,只能望“其”兴叹,自感自身的微弱渺小与无能为力。
问题还不全然在此,很多获得世俗层面“成功”的人,有时会发觉那些所谓的“成功”,并非真的就是他们所想要的,或者是自己所期待的“成功”,这样,他们陷入“不在状态”的情况会更加严重,因为,相较于无从努力,努力之后面对幻灭,人会变得更加迷茫与痛苦。
此前我也曾经苦于陷入这个怪圈之中,在世俗的要求中不断“努力”,越努力越痛苦,这种错觉,至今依然需要我去不断抗争,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惨遭生活裹挟,陷入无所适从之中。
过去我曾爱上了一个人,当时的我,感到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去跑步有意义,去旅行有意义,看电影有意义,去工作有意义……后来,我失去了她,随之,我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
后来,在不断纠结与反思中,自己忽然幡然悔悟;生命的意义在于活着本身,在于能够全神贯注地去做自己想要去做的事。
后来开始写作,我一直在思考,我们面对这么多的烦恼和痛苦到底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才能真正得到安宁与喜乐。
接着,我重新捡起了专业,开始心理咨询,去做那些我想去做,我认为值得去做的事情,逐渐,生命开始变得丰富多彩而又富有张力,因为自知人生苦短,想要做的,想要体验、感受的人和事太多,人会变得既惜命又平和,一切似乎全都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后来我读心理学家弗兰克尔的著作,他曾谈到发现生命的意义有三个主要的方法;一是通过寻找工作或者去做某事,二是通过经历某件事情,或者去与某人相遇,相爱,三是通过苦难,尤其是个人难以承受,无力改变的苦难。
这样看来,因为经历这些,我才终而成为现在可以接纳自己,可以觉察感受,可以体验存在,可以投入人生的自己。
此前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边引用过一句佛陀说的话;追问生命的意义并无教益,人必须让自己沉浸在生活的洪流之中,让疑问随水而逝。
对于生命,我们恰好投身其中,每个人都应当尽量去让自己成为自己,而不应该异化成外在观念的奴隶。
我总觉得,人总会经历一段四平八稳的时期,在这看似平淡无奇的时期,却常常会让人迷失自己,不知道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人会变得麻木而僵硬,活得不在状态,直到碰触暗礁,遭受挫折,历经苦难,痛不欲生之后才能幡然醒悟,觉得此生短暂,光阴似箭,总是应该抓紧时间做点什么。
至于死不改悔,无法苏醒的人,那就更糟糕了。
从某个角度看,我们都不大希望自己在生活中遭遇苦难,然后兵荒马乱,措手不及,被逼着去成长,但是,生存苦难在大多时候是无可避免的,如果你可以在四平八稳的时期里未雨绸缪,投入地,忘我地,全然地,专注地去做点儿什么事情,为人生无可避免的礁石提前做些准备,可以做到这点,那就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网络文摘 “不在状态”地活着应该怎么办?”相关内容,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