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比成功更有价值吗?大多数成功者对此嗤之以鼻。只有极少数人讲究品德比成功重要并且成功的,比如孔子。像孔子这样的成功者,在中国或世界上有几人呢?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是孔夫子的感慨与无奈,孔子以品行好作为成功的标志,现在人以有钱和有地位为成功的标准。几乎所有的成功者都赞同孔子的观点,他们想干什么?只不过中想表示自己不仅仅事业成功,品行也是成功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前些日子那个“准院士”段振豪,还是国内外有名的科学家,结果被妻子告发,人们这才发现这位成功者不仅贪污研究经费,而且还有N个三奶。科学家如此就不用说那些贪官污吏了,他们总是口头一套背后一套。无论说得多么动听都是说给别人听的,自己却为所欲为。
孔子之后,历朝历代越是尊孔的朝代腐败现象越严重。事实上,孔子仅仅是一个形象代言人,文化人的代言人,成功者的代言人,品行高尚的代言人等等,有这么光辉灿烂的形象谁不愿沾光呢?而现实是真的没有人愿意学习他,学习他的人只有两种,不是蠢蛋就是伪善者。
世界上伪善之人多如牛毛。其中后世人比较尊重的一位“孔学家”居然根据孔子的言论推导出“存天理去人欲”的伟大结论。这明摆着是一句糊弄人的话,但被许多蠢蛋居然奉若人生的指路明灯。
不知道人的欲望怎样才能彻底消灭掉,最好的办法有两种,一种自杀,另一种他杀。面对两种选择一种结果,尊孔分子又提出另一句话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句话居然成了许多人的人生信条。
一个没有欲望的人还叫人吗?恐怕是非草即木。为什么有人对“人的欲望”这么痛恨呢?不能说这些痛恨的人傻,这些人应该是相当聪明的人,因为他们知道这样一条真理:凡是人渴望得到的东西,带给人的痛苦往往大于快乐。
欲望总带着私心杂念,而私心杂念带给人的除了痛苦还是痛苦,一些人痛苦是因为他不能由着私心杂念生活,另外一些人痛苦是因为总是由着私心杂念生活。现代人怎能没有私心杂念呢?看看我们的教育,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是唤醒孩子们“私心杂念”的教育。先是争第一,接着将来要升官,发财,找美女或嫁有钱人等等。这是教育本来面目吗?
孔子作为老师的师祖,他希望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呢?是希望弟子“志于道”。要求弟子的理想要符合人生的大道,什么是人生的大道呢?做一个君子那样的人。当成功的标准变迁之后,人们又不愿意舍弃孔子所说的“君子”形象,所以成功者宁愿做“伪君子”。
其实做“伪君子”很不容易,因为他们得为别人而活着,他们的行为被别人决定着,做任何事,他们都得想到——别人怎么看,别人怎么想,别人怎么说。
世界上君子没有真的,只有真正的“伪君子”。评判一个人是否是“伪君子”很简单,不是等他东窗事发,也就是干了坏事,证据确凿,才说他在“伪”,而是因为他本来就是一个缺“德”之人,想不坏都难。当有证据显示他是“伪君子”时,已经不是他个人的事,而是社会的事了。可是想一想,当初我们是怎样教育他的呢?我们只是教育他要成功,能成功,会成功,并且希望他是个有德之人。仅仅是希望却没有认真地教育他怎么做才不缺德。
事实上,真正的好品德是无法言传的,而成功却能在去真存伪的追求中变得方便快捷。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心情随笔 品德与成功”相关内容,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