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恰巧邻居来抄水表,看到我们在吃水饺,笑着说:“你们福建人包的馄饨就是精致,记得我上次吃沙县小吃的时候,他们包的馄饨就是这样的。”我和老公笑而不答。直到送走他后,老公才说:“这水饺看起来像馄饨吗?”我也困惑着,这明明就是水饺,和馄饨有着许多的不同之处,难道是因为他认定我是福建人,所以就只会包馄饨,即便包出来的酷似水饺,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而说成馄饨,以保全彼此的面子,怕自己把馄饨说成水饺而出糗,担心我把馄饨包成水饺的模样,而难堪?当然这都只是自己的一种猜想而已。
不管是水饺还是馄饨,自己都爱吃。只是包水饺的次数是远远多于馄饨。水饺和馄饨虽然都是一种面食,但以自己的理解这两者是有着地域之分的。这水饺就应该是属于北方食品,个大,就如北方汉子的彪悍;而馄饨倒像是南方小吃,小巧,如同江南女子的温婉。因而,老家人都只吃馄饨,没吃过水饺,就连沙县小吃也只卖馄饨;老家的馄饨就如邻居所形容的,模样精致可人,这制作工序比起一般的馄饨也是要繁杂一些。
沙县小吃里的馄饨皮就是一般的饺子皮,只是特意加工的很薄,而馅则是猪肉加淀粉打成肉泥,所以吃起来很有弹性,但少了家乡的味道。在异乡之人,总有一种隔不断的思乡情怀,而乡愁有时就是那熟悉的乡音,甚至是家乡的某种味道。这家乡的味道,便是熟悉的食物味道,一种回味悠长的儿时记忆。独在异乡为异客,在异乡看到和自己家乡有关的,哪怕是熟悉的地名就倍感温暖,第一次在远离家乡的这座城市中,看到“福建沙县小吃”几个字悬挂在一铺小店的门脸上,拉起老公就往里钻,毫不犹豫就点了馄饨。但刚尝一口老板端上来的热腾腾的馄饨,这满怀思乡情瞬间被浇熄了。原以为虽然沙县和自己的故乡有一定的路途距离,没想到除了语言上有很大的差别之外,这食物的差别也十分之大,便愈发怀念起家乡的那皮薄馅香的小馄饨了。
家乡的馄饨可以说的一种特色小吃,这皮的加工工序就很讲究,还有个很高雅的名字——燕皮。至于为什么叫燕皮,自己未考证过,只知道这燕皮是用木棒将瘦肉捶打成泥后,和着面粉擀制而成的。如此做出来的燕皮薄如宣纸,特别的有韧性,可以包上各种馅料,煮多久皮都不会散,不会浑汤,这煮熟后的燕皮更是晶莹剔透;写到这里,才恍然了悟,难不成就是因为这煮熟后的燕皮有着如血燕的唾液凝结而成的燕窝之色泽,故而得名?虽然自己没有品尝过燕窝,不知味道是否相同,单从这神似而命名,应该也丝毫不虚夸吧!
这燕皮馄饨的馅料外边卖的一般是瘦肉馅,如果是自己在家里包的话,可以依照自身的喜好而制作各种馅料,而我喜欢的是加点香菇和蔬菜。这包燕皮馄饨也十分的简单,首先是洒少量清水在燕皮上,作用是增加粘连度,以微微湿润为最佳,而后取适量的馅放在皮之间,将皮全部往中间收拢,轻轻捏紧封口便可,包好的馄饨形状与烧卖雷同,小巧可爱。用清水煮,以馅熟为标准,和着汤起锅,装碗里,淋上爆香的蒜油,再洒些香葱和香菜,便可以尽情享用了。儿时,只有和父母去赶早集才得以吃上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燕皮馄饨;一块钱一碗,有十个馄饨。自己总是细细品尝,唯恐过于狼吞虎咽,而未尝出味道这碗便见底了。即便自己细嚼慢咽,把碗添干净了,仍旧是意犹未尽,但只能吃一碗,或许是因为总是没有饱尝过,于是,总是回味无穷,即便离家千里,仍旧无法割舍。
离开家乡后,也吃过了很多种的馄饨,就是没有一种是有家乡的味道。弟弟回老家几次,曾给自己捎来燕皮,包燕皮馄饨的步骤一步不差,但就是像是缺少了什么,总觉着不对味。我想或许就如同过年一样,年还是那个年,但已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了,难以重拾儿时的那种快乐。这乡愁依旧,只是仿佛被岁月搁浅在那年那月那时,再也回不去了!今夜,我期盼能在梦中去回味那份齿颊留香的乡恋。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心情日记 包着乡愁的馄饨”相关内容,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