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自由女神像旁,薛蛮子满头尚是黑发。泛黄的照片中,薛蛮子的西装有些老气,但上翘的嘴角和不羁的眼神却散发出年轻人的活力。
照片拍摄于薛蛮子去美国留学的第一年。198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薛蛮子在中国结识了伯克利大学东语系系主任。不到30岁,一口流利的英语,没有读过高中和大学,却直接考上中国社科院研究生,系主任对眼前这位青年赞叹不已,亲自写了推荐信。
说到流利的外语,其实源于一次“没出息”的打赌。那是更早的时候,薛蛮子听同学讲了一个“传奇”——一个人一个月内记住了700多个英文单词。这个数字,在那个知识无用的年代,算得上奇迹了。
听到这个,从小天资不错的薛蛮子不以为意:“700个?我一个月能记住900个。”“如果你能记住900个,我就请你去莫斯科餐厅吃饭。”为了好玩,也是为了那顿饭,接下来的薛蛮子月月超指标完成计划,一年下来,他竟然背了1.2万个单词。这个小小的赌注,让薛蛮子迷上了英文,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读原着,翻译小说,不亦乐乎。
“当时对知识的渴求,就像今天大家对财富的着迷。上世纪70年代,市面上的中文书不多,但是英文书却不少。我急切地想知道这个世界,到底长什么样。”这也是薛蛮子出国的根本动因。
薛蛮子当时的想法是:改变现状——自己的、国家的。“我学的是中外关系史,也了解到国外的一些情况,我想知道世界眼里的中国和中国人眼里的中国到底有什么区别,我也想见识一下外国电影里色彩斑斓的人生和光怪陆离的世界。”
就这样,薛蛮子踏上了美利坚的土地。
薛蛮子的第一个感受是包容与平等。在伯克利,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外国人,有四分之一的教授来自异国。更重要的是,教授、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自信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成了薛蛮子最大的收益。
美国商业环境的浸淫,改变了薛蛮子最初的教授梦。当他发现,美国的聪明人都去当商人之后,他转而也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和胆识,他达成了目标。“如果没有微博打拐,我和普通留过洋、发了点儿小财的商人没有区别。微博这个平台,一下子让我成为了站在台前的人。”
对于近些年的突然走红,薛蛮子认为与心态有关。他直言,成为父亲,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事。作为一名父亲,对拐卖儿童的现象自然深恶痛绝。没想到,出自本能的呼吁成就了他另外一段不一样的人生。直到现在,薛蛮子都认为,在他心里不可能有什么事情可以和家庭这个词平起平坐。
薛蛮子的人生从来没有刻意为之,他欣然接受美利坚的新潮思想,他知道成为公众人物利弊共存,他也清楚出名的代价一定是一次次被人“黑”,不过,这一切他都不在乎。因为,他信奉黑格尔所说的“存在就是合理”。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励志文章 “没出息”的打赌改变人生”相关内容,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