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文章 激荡着的中国梦

浪漫主義2023-10-28  26

导读:1998年底,一个26岁的年轻人走进北京中关村一家名为四方利通的公司,应聘程序员。这已是他应聘过的第五家企业。此前,这个只有中专学历的年轻人曾在一家研究院担任打…

1998年底,一个26岁的年轻人走进北京中关村一家名为四方利通的公司,应聘程序员。这已是他应聘过的第五家企业。此前,这个只有中专学历的年轻人曾在一家研究院担任打字员。

这个年轻人名叫程炳皓,出生于北京门头沟的他,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去考中专,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城市户口”。就在他进入四方利通不久,公司完成了与海外最大华人网站“华渊资讯”的并购,一家全新的互联网企业——新浪网宣告成立。

9年后,已成为新浪首席技术官的程炳皓从新浪辞职,拿着自己的全部家当300万元,向朋友借了一间办公室,带着6个人的技术团队成立了一家社交网站——开心网。随后,他的网站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之一。

程炳皓的故事,只是中关村风起云涌的30年中诸多传奇中的一个,也诠释着这处地方的魅力所在: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仅仅通过自身的聪颖、奋斗与坚持,就能创造梦想,改写命运。

中关村的魅力更在于,在这里个人与国家相融合,梦想与现实相对接,共同激荡着成长中的“中国梦”。

造梦中关村

1980年秋天,46岁的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从美国考察回来,在硅谷和波士顿128号公路的所见所闻,滋养出了他的一个梦想——中国应建设自己的“硅谷”,让沉睡在实验室的科技成果可以转化为有市场价值的商品。

这一年冬天,靠着从北京科协借来的200元钱,他在中科院的一间仓库办起了一家“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这是国内第一个民营科技实体。

中关村,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当时光的指针划过1980年,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同步,中关村开启了自己传奇般的时光。多少怀揣五光十色梦想的人们,聚集在这片代表着新生与希望的拓荒地,为了理想和未来,踏上征途。

因为梦想,1994年,40岁的中科院计算所磁记录工程师柳传志加入了中科院新成立的“新技术发展公司”。20年后,这家当年以代理IBM电脑为生的公司收购了IBM全球PC业务,崛起为全球第一大电脑公司。

因为梦想,1992年,23岁的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生冯军,辞掉了北京建筑工程总公司的“铁饭碗”,怀揣220块钱闯入了中关村。从卖键盘做起,只要能挣5块钱,他就愿意踩着平板三轮车把货送到买主家门口。4年后,这位“冯五块”给自己的公司取名“爱国者”——“我们的梦想,就是要把爱国者这个品牌建成一个令国人骄傲的国际品牌。”而今,“aigo爱国者”已成长为中国数码第一品牌。

因为梦想,1999年,31岁的邓中翰放弃了美国创办的企业回国,创立了一家叫“中星微”的公司,两年后,中星微“星光一号”研发成功,彻底结束了“中国无芯”的历史,如今“中国芯”已占领了全球6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中关村的土地上,充盈着梦想。”互动百科创始人潘海东说,多少年来,中国人的心中一直有一个“中国梦”,而中关村,则成了“中国梦”最集中的体现之一。

“新的‘中国梦’是一个凭自己的勇气、智慧、创造精神争取美好生活的梦。”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看来,这种“中国梦”是相信在这个国家的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机会,都有可能实现自己期望的梦想。它相信行动的力量,相信这个社会还有无限的发展的可能。

梦想的现实基因

“常听到有人将开心网的崛起称为‘奇迹’,其实,‘奇迹’不只在开心网,中关村就是一个充满奇迹的地方。这里充满着朝气,充满着变化,充满着创业的机会,充满着创新之美。”程炳皓说,“我常常会想,自己,以及这些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很幸运地赶上了这个时代。”

1980年当陈春先的技术发展服务部开业时,这里还是满眼荒芜。如今的中关村,已汇聚了近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每年新创办企业3000多家,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85家,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技术创新源头。

为什么是中关村?是时代、国家、政府、企业、个人等各方面共同促成了中关村“中国梦”的实现。

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汇集,为中关村的创新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库。

从1952年中国科学院定址于此至今,仅在中关村核心区就集聚了30多所国家重点高等院校、超过150家国家骨干科研院所、60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60多家国家工程中心。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研发集团扎根中关村十多年不动地方的原因,我们希望我们的办公楼是学生、老师们骑着自行车就能够到达的地方。”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对此深有体会,“企业+高校的模式非常经典、高效,是最能帮助人才成长、促进科技创新和研发成果转化的模式。”

腾讯就是其中的受益者。由腾讯研究院牵头组建的清华大学—腾讯互联网创新技术联合实验室,成立短短半年就在图像视觉显着性检测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学校扎堆、企业扎堆,集聚效应开始彰显,创新的氛围在恣意的生长,也让梦想迅速发酵。“挑一个地方吃个饭,聊到一个话题,迅速聚拢一批狂热的IT人,饭桌都是技术切磋的场所”。开心网广告架构师孙璐说,“有时,下个楼,就能把两个公司的合约给签了。”

当然,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多年来,中关村在制度建设、人才成长、投融资等各方面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措施。如今,又在打造人才特区、科技金融创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

在腾讯研究院院长郑全战看来,中关村已经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因其产生的“中关村文化”、“中关村效应”使得身在其中的企业深受裨益,各种企业均能有相应的供其发展的“养料”和空间。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表示,目前中关村提供创新创业环境的土壤越来越成熟。从这个角度看,他对中关村的发展很有信心。

梦想在路上

1985年,还是一名研究生的张亚勤在中科院做项目,常骑着自行车到中关村去买电子零件,“那时中关村更多是电子产品交易的集散地”。

1999年,张亚勤回到中关村,参与微软在中国的研究院的创建工作,那时,他的梦想是将研究院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2006年,研究院已成长为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张亚勤出任主席。他为研发集团制定了一个目标——“中国智造,惠及全球”。

如今,他的这个梦想已经实现——在微软全球研究成果和产品中,有非常多的贡献来自中国团队。“做出真正改变世界的基础研究成果或关键性技术产品”成为了张亚勤的新目标。

与张亚勤相同,已迈入而立之年的中关村也有了新的梦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在经历了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升格为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之后,这个月,张亚勤又将迎来微软在中国的一个新里程碑——集团位于中关村核心区域的新办公楼正式揭幕,这座耗资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新大楼的投建是由比尔·盖茨亲自拍板的,而这也是微软首次在海外买地。

不仅是微软,如今的中关村已经汇集了10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同时,中关村的企业也迈出了“走出去”的步伐,百度进军日本、金山拓展东南亚……中关村正日益成长为全球创新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潘海东、尹卫东、雷鸣……一批批的海归正在中关村扎根、生长。平均每一个工作日就有两家“海归企业”诞生。

峰值计算能力全球第一的高性能计算机、抗甲流疫苗、抗癌新药……一批批创新成果出现,中关村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名头日益响亮。

CMMB、闪联、TD-SCDMA、TD-LTE……一批中国标准开始走向国际,攀向全球创新链条更高端。

“当今的中国已真正步入到一个‘求智的年代’,国民经济向‘智造’转型,人才需求向‘智士’升级,中关村作为中国的创新高地,完全有机会也有实力成为影响世界的又一个创新源地。”张亚勤如是表示。

“中关村的创新实力和影响力,最终取决于落户在中关村的每一个企业。”在张亚勤看来,目前中关村的重点企业大多都是国内领先的科技企业、IT企业,尤其在互联网领域,它们的影响力已经不小,不过从创新角度看,大多数中关村企业仍然处于跟随状态,需要时间做出更多真正能改变世界的研究成果或关键性技术产品,才能产生全球影响力。

“创新的火花需要更多的自由。”张亚勤也建议,要鼓励企业自由地竞争,用“看不见的手”推动创新的发展;同时,加大与跨国企业研发机构的横向交流,加强与国外研发机构的交流,增强国际化视野,同时也要增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是创造未来。”现代计算机业先驱AlanKay如是说。中关村正在向着这个目标前进。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励志文章 激荡着的中国梦”相关内容,希望您能喜欢!

展开全文
00


本文地址: https://gexing800.com/read-53008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时尚个性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时尚个性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最新回复(0)
经典句子
时尚个性网经典语句栏目为大家发布QQ签名经典语句,鼓励人的经典语句,讽刺人的经典语句,人生感悟句子,做最好的经典语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