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年轻夫妻前来咨询心理问题。妻子说:“结婚前他对我很好,什么话都跟我说,今天吃什么饭、公司里的同事怎么样、工作上的成就和困难也都愿意和我分享,也很喜欢询问我的意见。结婚后不久,他升了职,比以前忙了许多。我想老公这么辛苦,应该多关心他一点,希望和他多说说工作上的事情,好帮他分忧。可是,他现在回到家里,越来越不喜欢说话,闷头吃完饭,就躺在沙发上一声不吭地看电视。我问工作上的事情怎么样,他总是嚷嚷着叫我不要烦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和我说话。他很不耐烦,然后就说困了要睡觉。我们白天都上班,只有晚上下班有交流的时间,但是现在我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了,我觉得我们的感情出现了问题。”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像上述例子中的丈夫那样,上班时侃侃而谈,回到家却疲惫懒言;聚会应酬时笑容满面,面对家人时却麻木冷淡。这些上下班时间判若两人的人群,对正常的情感交流避之不及,甚至拒绝亲友的抚慰,进入了交际怪圈,这种症状被称之为“下班沉默症”。
今年8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中国网和中国雅虎,对275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3.1%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不同程度上有“下班沉默症”。其中,34.7%的人认为自己有“下班沉默症”,48.4%的人认为自己“有一些”。调查中,75.4%的受访者直言,身边存在患有“下班沉默症”的人,其中41.2%的人认为这样的人“非常多”或“比较多”。受访者中,80后占50.1%,70后占30.9%;45.5%的人居住在大城市,28.9%的人住在中等城市。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下班沉默症”的人群正以扩大之势在中青年上班族中蔓延。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的呢?
外因:
1、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这是导致“下班沉默症”的重要原因。从今年4月开始,某一调查机构对全球范围内8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6万名职场人士进行调查,发现四分之三的中国内地上班族认为自己承受的压力比去年更高了,该比例位列全球第一。国内知名社交网站“人人网”日前发布的《2012年度白领冷漠调研报告》显示,虽然有超过50%的受访者感觉生活张弛有度、休闲放松,但70.2%的受访者表示工作偶尔会感到疲劳。
2、职业特性。职业以“助人”为主的,比如,教师、医生等;是容易“下班沉默”的高发人群。但是,近年来,从事技术性工作的人,如IT行业,也表现出“下班沉默”的症状。这表明,“下班沉默症”正在跨行业的蔓延。
内因:
1、工作时精力和情感耗损严重。上班时为达到工作要求,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们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精力去跟人交流,消耗大量的激情和精力,这样上一天班就会觉得很累,回到家“累得说不动话了”,就想安静地休息。
2、把期望更多的放在了工作上,忽视了家庭角色应承担的责任。在工作和家庭中,人们扮演的角色不同。在角色转换时,人们往往会忽略家庭角色对人的期望,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休息方式,没有很好地考虑家人的感受。此外,每个人精力都有限,工作繁重或急切希望有所成就的人,会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工作上,而没有足够精力去关注家庭生活。对安静环境的需要可能导致他们对亲友表现出沉默、冷漠的状态。
诚然,如今的社会生活节奏普遍加快,多数职场中人经历一天的劳累后,心理、身体都处于疲惫状态。下班后,他们卸下了工作中的角色,启动自我调节机制,大脑和身体自动放松,做事、说话变得慵懒,通过沉默的方式补充自己的情感资源,这也不失为一个释放压力、调整精神状态的方法。但这种自我保护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如果这种“沉默”成为一些人习惯性的休息方式,等到他们将来即使有精力进行交流的时候,他们也不会这样做了。这是因为,长期“下班沉默”让他们形成了逃避情感交流的惯性。长此以往,“下班沉默”破坏必要的社会关系网络,也可能导致抑郁症等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诱发身体疾病。
如何改善“下班沉默”影响正常社会交际的状况?
1、有下班沉默症状的人,应努力关注生活细节,寻找生活乐趣;重视情感交流,主动与亲友沟通,跳出交际怪圈;主动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选择对自己真正有效的解压方法,而不要总是通过独处或喝闷酒等方式排解压力。与家人和朋友的交流,恰恰是补充情感资源最有效的方法。
2、对于工作劳累而“下班沉默”的人,亲友应在适当的时间适当介入,不要在其烦躁或疲劳时强制交流。同时,亲友要重视日常的关怀,学会倾听,认真体会对方感受,给重压下的对方更多理解和关怀。
3、用人单位应提高对人性化管理的重视,对单位员工给予工作和生活同样的重视。给员工更多的休息放松时间,或者向西方很多国家那样,组织一些让员工及其亲友共同参与的活动或聚会,促进情感交流。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情感文章 不想说话,警惕“下班沉默症””相关内容,希望您能喜欢!